南京推出一揽子惠民殡葬新政

生态葬逝者家属领取奖金

近年来,我市陆续出台惠民新政,殡葬服务政府买单的政策从只覆盖低收入人群向适度普惠性改变,公益性越来越强。同时,在强化殡葬法制建设,保障群众基本殡葬权益基础上,服务越来越规范,也更加个性化、人性化、多样化。

暖心故事:“人走了,各项殡葬费用还由国家承担”

家住雨花台区景明佳园社区的吴先生是低保户,国庆节前夕92岁的母亲去世,原本全家很担心:“都说办丧事花钱如流水,光一个骨灰盒就要几千元!”

带着上述疑问,吴先生第一时间拨打了“96444”白事热线,南京殡仪馆立即安排专业服务人员上门布置灵堂,还提供部分灵堂用品,给予丧事策划,预订礼厅,这些都是免费的。另外,还帮助联系接运,协助办理火化手续,布置告别礼厅,引导领取骨灰等全程跟踪服务。

办完母亲的丧事后,吴先生感慨道:“人走了,各项殡葬费用还由国家承担,这样的政策真正是为老百姓服务的。”

吴先生的经历,是南京800多万市民中享受惠民殡葬服务的一个缩影。

免除基本丧葬费,“身后事”政府来买单

2011年、2012年我市相继推出惠民殡葬减免政策,将免费人员从困难群体、重点优抚对象扩大到不享受一次性丧葬费的所有市民和驻宁部队现役军人;免费项目从遗体处理延伸到骨灰处理,并将生态殡葬与惠民殡葬工作相结合。继2015年出台《生态葬奖补实施办法》、《免除集体江祭费用实施办法》等生态葬鼓励政策后,2019年还提高生态葬奖励标准,选择不留灰、不立碑生态葬的逝者,一次性最多给予每户3000元奖励;同时发布《南京市公益性骨灰堂管理办法》,明确所有公益性骨灰堂均实行骨灰免费安放。

据殡葬部门统计,每年我市享受惠民减免的人群达1万多人,减免金额共计上千万元。实施基本殡葬服务费政府买单,有效减轻了群众丧事办理负担。按照“保基本,兜底线”的原则,“十四五”期间将推进基本殡葬服务均等化,力争实现基本殡葬服务项目全面普惠。

为保障社会低收入群体“逝有所安”和满足市民丧事简办的需要,南京殡仪馆还推出“零百千万”工程,即惠民对象基本殡仪服务零收费,提供20多款价格数百元的骨灰盒,推出千元办丧事服务套餐和纪念环区域万元骨灰安葬服务。其中千元办丧事服务套餐主要针对非惠民对象,南京馆提供遗体接运、冷藏、化妆、告别、火化、骨灰盒等基本服务和商品,总花销仅需1100元。

强化殡葬治理体系,保障群众基本殡葬权益

这些年,我市殡葬部门为逝者家属考虑,推出很多个性化便民服务举措,如开通24小时热线电话96444、一条龙免费上门服务、社区便民服务点、馆区免费WiFi、短信平台提醒、微信公众号查询等,使市民治丧更为便利。在做好便民服务的同时,殡葬部门还陆续推出炉前告别、故人沐浴、女子化妆、殡仪馆守灵等个性化服务,最大程度体现殡葬服务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性关怀。

我市在殡葬改革上,特别是惠民殡葬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受一些传统殡葬陋习的影响,仍然存在一些不文明的殡葬行为:一条龙服务中介冒充殡仪馆工作人员,向丧户漫天要价;在居民区、城区街道、公共场所私自搭建灵棚扰民;在公共小区、绿地用随意焚烧纸钱、冥币等方式开展祭祀活动……这些不文明行为影响了城市形象,干扰了城乡居民正常生产生活,亟待加以整治。

有市场就要守规矩,就要重监管。据了解,为健全基本殡葬服务体系,完善监管体制和机制,我市推出守灵奖补办法,引导市民集中守灵,编写殡仪服务规范标准,规范殡葬服务中介机构服务和收费行为,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打击无证黑中介,整顿殡葬服务市场经营秩序。同时,民政、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组织开展殡葬服务单位跨部门全覆盖“双随机、一公开”检查,重点查处公墓、殡仪馆不合理收费行为,对违规收费行为立即要求限期整改到位。通过多措并举,不断强化日常监管。

原文链接:http://www.ovvvu.com/changshi/difangdongtai/208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八字精批

评论0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