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瓮安县殡改的制度体系构建与实施

近年来,贵州省瓮安县从多方面入手推进殡葬改革和管理,逐步形成了机制健全、执法有力、服务高效、管理精准、乡风文明的殡葬改革新局面,实现了火化率、规划区集中治丧率、入葬公墓率100%,先后荣获“全国殡葬改革工作先进集体”“贵州省工人先锋号”称号。

建立制度体系

瓮安县成立县委书记任组长,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任顾问,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殡葬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县殡葬改革工作;建立县、乡、村三级包保责任制,定期或不定期对包保点巡查殡葬改革工作;将殡葬改革列入目标考核中,狠抓层级落实责任制;出台《瓮安县殡葬管理办法》《瓮安县惠民殡葬实施办法》《瓮安县党员干部违反殡葬管理规定处理暂行办法(试行)》《瓮安县规范丧葬用品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瓮安县殡葬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瓮安县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实施方案》《瓮安县殡葬改革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不断健全制度体系。

构建执法监管队伍

瓮安县注册2000万元成立殡葬服务公司,设殡仪馆、公墓建设营运、综合、财务、供应五个部门,职工74名;成立殡葬综合改革联合执法工作组,建立县、乡两级执法队伍,充分发挥执法部门主体作用,专项治理殡葬用品销售混乱现象;成立殡葬改革应急指挥部,从乡镇(街道)、县直部门抽调500余人组建应急执法队伍,设立村(居)、组(小区)联络员,形成上下联动的殡葬执法体系;成立殡葬服务协会和乡镇(街道)分会,县财政每年预算20万元作为活动、培训专项经费。

完善服务设施

投入200万元改扩建殡仪馆道路、停车场等设施,美化馆区环境;投入200余万元提质改造殡仪馆治丧灵堂、路灯、火化机等设备,满足群众治丧服务需要;投入5000万元建成11个乡镇集中治丧点,有效减少乱搭灵棚治丧现象;投入4600万元建成92座农村公益性公墓,实现农村公益性公墓全覆盖;投入7200万元建设民政部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省民政厅重点项目——瓮安县城市公益性公墓示范项目。

创建信息管理平台

依托“瓮安民政云”信息平台,及时发布殡葬政策、丧葬业务服务办理等;搭建县、乡、村三级信息网络,形成联席会议调度和信息互通机制,做到步调一致、整体联动,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建立“四本台账”,即60岁以上老人台账、在外工作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台账、严重疾病患者台账、干部职工家属60岁以上老人信息台账,保障逝者信息及时准确录入;启用殡仪馆智能化信息和财务管理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便捷办理治丧结算手续。

宣传倡导文明乡风

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车等加大宣传,将殡葬改革政策汇编成册发放到群众手中;通过开好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乡镇干部、村“两委”和“两代表一委员”宣传会,信息联络员、道教从业人员、乡镇干部培训会等,把党委政府推动殡葬改革的决心、推行改革的意义和好处、惠民殡葬政策、不执行政策不实施改革带来的危害讲清楚,为群众算好传统治丧与惠民文明治丧成本账、传统棺木土葬与骨灰盒安葬成本账、进入公墓与农村购地安葬成本账“三笔账”,严厉打击强行违规下葬、偷埋偷葬、顶风违法治丧等行为,定期整治和通报各乡镇存在的修大墓、立大碑、骨灰盒超大等问题。

原文链接:http://www.ovvvu.com/changshi/difangdongtai/204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八字精批

评论0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