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科学研判疫情防控形势,在全省率先做出有序开展清明祭扫的决定,周密部署、精准施策,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明祭扫工作,截止4月6日,全市各开放性陵园共接待祭扫群众138089人次,祭扫车辆31875辆次,出动工作人员2533人次。
科学谋划,部署到位。召开专题清明祭扫会议,听取各地祭扫工作的意见建议和工作安排。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名义发布《关于疫情期间清明祭扫服务管理的通告》,及时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2020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明确民政部门行业主管职责,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和殡葬服务机构主体责任,分类分区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明祭扫各项工作。
精准施策,防控到位。暂停群体性祭扫、集体公祭、集体告别、开放日等各类群体性活动和相对封闭的骨灰堂等室内场所祭扫。全市殡仪馆、经营性公墓和城市公益性公墓实行按日分时段预约祭扫,并及时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公布祭扫联系方式,做好身份登记、“安康码”核验、体温监测和消毒登记等防控措施。倡导网络祭扫新方式,全面推行文明低碳祭扫,积极开通在线祭扫、代理祭扫等便民服务,在微
信公众号“六安民政”上推出网上献花、网上留言等祭扫新方式。有效管控零散祭祀行为。对较为分散的农村公益性墓地、历史埋葬点、散埋坟地等祭祀活动,严格压实乡镇(街道)、村(社区)属地责任,并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管理。
倡导新风,宣传到位。通过市政府网站、广播电视、微信客户端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开放祭扫的部署安排,联合市文明办发布文明祭扫倡议书,邀请本地媒体电视采访,同时利用宣传栏、电子显示屏、横幅标语等方式广泛宣传文明祭扫内容,大力倡导移风易俗、绿色文明的殡葬新风。畅通“六安民政”微信公众号,在线答疑解惑。积极开发推广网上祭扫服务平台,开展网上送花、网上留言等祭扫新方式,清明期间,“云祭祀”网上平台点击量超过3万次。
严密排查,保障到位。各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成立清明祭扫工作专班,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和强化检查,指导督促殡葬服务机构做好疫情防控和祭扫安全保障工作。8个县区根据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对重点环节、重点场所全面开展排查,从源头上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各殡葬服务机构备足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品,明确防控责任,同时,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制度,加强舆情研判及应对处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组织发动党员、志愿者加入祭扫服务保障队伍,协调公安、消防、城管等部门到现场帮助维持秩序,全方位服务确保祭扫安全有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