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推出五项措施,合理规范清明节祭祀活动

2020年清明,正赶全球共抗新冠肺炎疫情,抗疫趋势依然严峻。疫情之下,福州市民政局统筹指导,福州殡葬协会整体协调,筹划清明节祭扫服务方案,在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祭扫诉求和疫情防控形势下,以“堵疏结合”的方式,落实五项措施,规范清明节祭祀活动。

坚决堵 扎实做好疫情防控

根据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应急指挥部《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全市暂停组织集体祭扫活动;骨灰楼堂、塔等暂停开放,暂停现场祭扫活动。

有序疏 携手智慧城市平台

暂停现场祭扫活动虽然能够得到大部分市民行动上的支持,但是心中难免有些遗憾。为弥补这一遗憾,在福州市民政局的指导下,福州市殡葬协会联合福州市“智慧福州”管理服务中心,决定通过自主研发方式开发清明祭扫信息化服务系统。

该预约功能建设在福州智慧城市服务平台“e福州”APP中,通过此平台有效提升疫情防控工作的数据化管理,实行限时限流方式,有序开展清明节群众祭扫服务,实现预约市民身份真实有效,健康情况可查询,出行线路可追溯,进出园区时间可管控,进园线路可追踪,为市民筑起了一道有情感的安全防线。

积极引 倡导线上“云纪念”

对比往年祭扫人流情况,今年的预约祭扫只能满足小部分群众现场祭祀需求,为倡导祭祀新风尚,当地政府积极倡导群众采取网上祭祀的方式,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寄托哀思,缅怀故人。

福州市殡葬协会通过自主开发方式,开通了“清明纪念”微信公众号,3月25日正式上线至4月3日,纪念平台总游览512627次,注册人数43506 人,纪念馆已经建馆2097间。

推服务 多项便民举措暖人心

考虑今年清明特殊情况,福州殡协推出多项暖心服务,组织有条件的7家陵园、公墓为约十万台墓位开展代理祭扫服务,服务内容包括:清扫墓位、墓碑;修剪周边绿化;检查、修整墓位;献上祈福卡四项服务。

各陵园单位已于3月30日开始开展免费代理祭扫的服务,计划在清明前全部完成代理祭扫工作。同时,市民若有其他代理祭扫需求,还可通过“清明纪念”平台下单预约。

4月1日上午,福州市殡协和福州各陵园共同组织的“祈愿闽都.福佑中华”——2020年清明诸姓祭祀祈福活动在三山人文纪念园举行。主祭祀人、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卢美松介绍,“慎终追远,明德归厚”意为:谨慎对待逝者,追怀远祖先人,作为华夏后人,章服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因此今人更要继承文化传统,让自己的品德、修养、风范归为深厚。

扬文化 心祭重于形祭

按照国务院要求,4月4日为全国哀悼日,各族人民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致哀。抗击疫情,是举国人民共同上的一堂“生命公开课”,通过悼念在疫情中牺牲的烈士和同胞们,感恩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基层干部乃至每一个普通人,来感谢和感悟生命。哀悼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形式背后的精神与担当。殡葬单位是承载家族情感乃至一座城市精神和民族信仰的神圣载体,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更应该发挥作用,传递人间温暖。

为响应号召,福州市殡葬协会积极引领各陵园单位重视历史和名人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携手相关团体做好清明系列祭扫活动,有感于对先烈、先贤的缅怀和精力传承,由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参加抗战的20多位老同志代表及全体会员,举办以“传承抗战精神·万众一心抗疫”为主题的清明祭扫英烈活动;福州市红十字会也一改往年群体性追思悼念仪式,于同一天以“生命回响·云上缅怀”的特殊方式,举行了“2020红十字追思悼念”活动。

心祭重于形祭!“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生命至上,家国平安才是对先人最好的告慰,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传统习俗也应因时而变,只有把服务和管理结合好,才能最大程度获得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才能满足广大群众祭扫诉求和疫情防控工作的落实。清明节不仅仅怀念逝者,同样也提醒着我们重温生命的意义。

敬畏生命,我们还要做很多努力,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原文链接:http://www.ovvvu.com/changshi/difangdongtai/172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八字精批

评论0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