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启动移风易俗殡葬改革专项治理行动以来,山东省新泰市20个乡镇(街道)都成立了移风易俗促进会,863个行政村(社区)组建了红白理事会,会员由村内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和热心村民组成,会长由村党委书记兼任,实行会长负责制,并大力推行符合村级工作实际的“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村民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步抓好统一标准+优化服务+长效机制三项工作”的 “1+3”工作模式,大大缩短丧葬流程,节省时间和资金。全市上下构建起“市-镇-管区-村”四级工作网络和运行机制,统一规范丧葬礼仪标准和流程,制定公益性公墓建设、殡葬服务标准,开展专项整治、源头治理、典型示范、文明祭扫四项行动,把每年4月定为移风易俗殡葬改革宣传月。通过专项治理,全市火化率始终保持99%以上,文明节俭治丧渐成风尚。
发挥党员和村民代表带头作用
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村“两委”成员切实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在宣传引导党员群众移风易俗上想办法、定措施,通过党员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大会、倡议书、广播喇叭、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教育引导,让移风易俗、文明乡风内化于心。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红白理事会会长,实行“党组织+红白理事会”互联互动互助,每年挨家挨户发放移风易俗、办理流程明白纸,制作宣传板报,每天定时在村大喇叭上播放殡葬改革惠民政策,大力倡导移风易俗、丧事简办。
充分发挥党员、村民代表带头作用。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村民代表的作用,不但自己带头移风易俗,而且做好对身边人、亲朋好友的宣传教育引导,丧事办理,能简单的简单、该禁止的禁止,最大限度地减轻村民负担。
规范服务构建长效机制
新泰市委、市政府将移风易俗殡葬改革工作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加大现场督导力度。市级成立联合督导组,通过实地督查、随机暗访等方式,对移风易俗殡葬改革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通报督查结果和问题整改情况。建立群众举报长效机制,设置举报电话,针对治丧、祭扫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和不文明现象,接受群众举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各村(居)严格按照《新泰市关于开展移风易俗殡葬改革规范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村红白理事会牵头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统一规范治丧标准,简化治丧仪式,任何人不得超出标准。村红白理事会主动当好“白事总理”(当地村民对协助丧主操办丧事总管的雅称)。村里一旦出现丧事,理事会成员第一时间上门,100%全程参与,积极帮助事主一切从简。同时,红白理事会与殡仪馆配合,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服务和殡、葬、祭活动有机衔接。帮助丧主依法火化,安排逝者骨灰安葬到本村公益性公墓。据统计,由于村红白理事会的主持和参与,平均每起丧事节约1万多元,得到了村民广泛认可。
为推进和巩固移风易俗殡葬改革工作成效,要求各村(居)严格按照市移风易俗殡葬改革工作要求,在充分讨论、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殡葬改革有关内容修订到《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中,使内容、程序、执行都为村民群众普遍接受。重新修订完善《村红白理事会章程》,建立移风易俗殡葬改革工作长效机制。在工作推进中,村红白理事会切实发挥好正面引导、规范约束作用,让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的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参与其中,对无视和违反规定大操大办的村民,坚决制止。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