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肃省山丹县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县,认真落实民政部和省市关于开展殡葬改革的有关要求,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殡葬基础设施,逐步健全政策体系。
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对殡葬综合改革工作进行专题研究,要求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持续推进殡葬行业“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殡葬服务质量。出台了《山丹县殡葬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成立领导工作小组,明确了试点任务、工作进度、部门职责。
完善殡葬设施。省民政厅就山丹县殡葬基础设施改扩建及更新改造下拨资金300万元;投资606万元建设面积超3000平方米的公益性骨灰堂,可存放格位约1万个;投资1200余万元,完善墓区道路、绿化改造;规划建设节地生态安葬墓园1万平方米,种植苗木8万余株;增设火化炉2台,尾气处理系统1套,街头集中焚烧炉600套。
加强殡葬监管。出台《山丹县龙首山公墓及殡仪馆运营管理实施方案》,建立了除遗体火化和遗体接运殡葬服务由政府主办,其他基本殡葬服务和选择性殡葬服务由市场化运营的管理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殡葬领域公共财政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高的问题,激发了市场活力。在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中,印发《关于山丹县殡仪馆殡葬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规范殡葬服务收费;联合国土、规划、林业等相关部门,开展了2次乱埋乱葬执法检查,实现了对殡葬用地的依法管理;会同工商质监、物价等部门对全县殡葬用品销售门店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规行为集中查处;对3家民营殡葬服务单位的服务质量、明码标价、收费情况等进行摸查。
倡树文明新风。结合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创建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农村集中安葬区7个;出台了《关于开展城区主要道路焚烧纸钱抛撒祭品行为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在重点祭祀日开展城区主要道路焚烧纸钱、抛撒祭品行为专项整治活动,并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集中开展“文明祭扫、生态安葬”宣传,逐步引导群众选择网上祭祀、鲜花水果祭祀、短信祭祀等文明方式;注重发挥全县117个基层红白理事会在办理婚丧事务中的宣传、引导作用,通过村规民约实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要求党员干部带头践行殡葬改革政策、移风易俗,对违反规定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党员干部,视情节轻重坚决予以处理。
推行生态安葬。结合县域殡葬实际,因地制宜规划建设节地生态安葬墓园1万平方米,种植苗木8万余株。县政府拟定了《山丹县殡葬惠民政策实施细则》,指出在实行基本殡葬服务由政府买单的基础上,对实行骨灰寄存、遗体深埋、树葬、花葬等节地生态安葬的给予奖励和补助,惠及全县户籍人口。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