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以建设生态公墓为抓手推动殡葬改革

今年7月以来,江西省永新县将建设生态公墓作为推动殡葬改革的关键环节和主要抓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截至10月底,全县共规划农村公墓323处,建成311处,建成率达到96.3%,可用穴位2.1万穴,辐射到所有村组。10月全县入葬公墓179例,入葬率达到95%。

坚持高位推动,持续加大投入夯实工作基础。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生态公墓建设,要求原则上不推山、不砍树、不破坏植被,因地制宜、依山就势。9月,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在龙田乡、莲洲乡、埠前镇召开了流动现场推进会,有效指导并推动乡镇生态公墓建设。县殡改办开辟了公墓规划建设联审联批绿色通道,实现从规划选址到落地开工压缩在两个工作日内。县财政按照900元/穴的标准对公墓建设予以奖补,有力保障了公墓建设的积极性和连续性。

坚持科学规划,精确合理布局引领建设方向。公墓建设必须规划先行,全县将农村公墓作为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的重点内容。一方面,坚持以行政村为单位建设,鼓励乡镇集中建设和村村联建。全县共规划乡镇集中点8个,村村联建点24个,占规划总量的10.8%。高桥楼镇镇级公墓已安葬各村各姓亡故人员骨灰16例,打破了宗族姓氏观念,最大程度集约节约用地。另一方面,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根据各乡镇实际,统筹规划建设了树葬、花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墓区,满足群众多样化的丧葬需求。同时,坚持科学规划、分期建设,结合人口基数和死亡率,精准测定每期建设规模,做到既管当前,也管长远;既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又集中有限财力办大事,实现一期公墓快速建成投用。

坚持生态理念,精心组织施工狠抓工程质量。精确选址。公墓选址始终做到与乡村主坟山,与荒山、荒坡、瘠地,与群众认可满意相结合,选址初定后,由县、乡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现场办公,集中论证建墓地址。精细施工。坚持人力施工为第一选择,不搞大破大建;优选专业施工队伍,并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建设过程中采取等高线建墓、遇树绕树等方法,不推山、不砍树、不破坏草皮,控制墓体高度,保障排水设施到位、施工破土植绿到位;推广使用环保建材,与周边环境做到和谐统一。精心配套。确保边建边用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公墓道路、排水沟、工具房、停车场、卫生间、休息亭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同时,加大对墓穴周边环境修复,对墓区裸露地通过补植树木、播种花籽进行绿化,努力实现把墓区变成景区、公园。

坚持统一标准,加大督查力度实现整体推进。除严格遵从上级有关规定外,从墓穴大小到墓碑格式、施工标准、建材要求都有统一规定:单人墓占地不超过0.5平方米,双人墓不超过0.8平方米,墓高10厘米以下,全部使用卧式墓碑,行距在1.5米左右。县委、县政府组建了8个殡葬改革工作督查组,对各乡镇公墓建设标准、进度、质量等进行全方位督查,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开工、同步建设和使用。

坚持公益管理,解决群众之忧保障群众利益。该县出台了《关于深化殡葬改革推进移风易俗实施方案》,明确对所有进入公墓安葬丧属均免费。同时,严禁以对外经营方式进行公墓管理,引导乡镇通过设置公益性岗位、培训专业人员等实现对公墓区的长期管理。

原文链接:http://www.ovvvu.com/changshi/hangyeguandian/394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八字精批

评论0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