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岁寒祭扫时。今年,为了让祭扫市民获得更优质、安全的体验,昆明市殡葬协会的36家会员单位均根据实际情况准备好了冬至节期间祭扫应急保障预案,以便民和移风易俗为主,在保通、祭扫方式、文化活动等方面做出细致安排,市民可以在祭奠亲人的同时,感受到“节逢清景至,占气二仪中。独喜登台日,先知应候风”的冬至出游感受。
“2018年冬至高峰期,我们要力保做到安全、文明、低碳、绿色、环保的祭扫服务。”昆明市殡葬协会会长、金宝山艺术园林总经理田军表示,昆明市殡葬协会目前共有15家理事单位、36家会员单位,于2017年开始正式进入行业自律管理模式后,一直在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完善安全应急机制,提倡文明低碳祭扫等方面多措并举,不断契合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更多低碳出行让祭扫更安全
坐公交去祭扫,是今年各家墓园最大力宣传的重点。作为昆明市殡葬协会会长单位,金宝山在冬至期间推出了4条扫墓专线,家住东、南、西、北市区的市民,均能就近乘坐专线车,通过专用通道到达金宝山,免去拥堵之苦。并且为了鼓励市民低碳出行,金宝山为每位乘坐扫墓专线车的市民提供“简餐券”1张,凭“简餐券”可到园区指定地点免费取餐。
天碧陵园也增开了陵园扫墓专车,在冬至期间,专车将每天早上8点30分从普照村发往陵园,下午4点30分从陵园发末班车,确保祭扫期间有更多的交通方式供祭扫客户选择。昆明晋龙如意园则是在拓东体育馆、金泰国际两处开设了定时专线班车。
每年冬至、清明,宝象山公墓都安排祭扫大巴,方便祭扫群众出行。园区设计规划并建成全园循环道路,祭扫高峰时,道路可以实行单向通行,并且联合交警进行交通疏导,杜绝了交通拥堵的情况。
在安全保障方面,冬至祭扫高峰期间,金宝山全体工作人员组成防火组、交通疏导组、卫生保障组、物资供应组、突发事件处理组等多个工作小组,分工负责各个方面的安全保障工作。
昆明市殡仪馆与交警、辖区派出所、辖区消防队进行合作,对“冬至”高峰期的交通及安全工作进行联动部署,增派安保人员和护墓人员,并在墓区增设消防桶60只、增设便携水桶100只,做好消防应急措施。
冬至期间是全年防火工作的关键期,龙凤公墓和天碧陵园已提前进行了墓区安全大检查,并树立警示标志,在重点区域、薄弱环节加派人员,配备灭火器、灭火弹等灭火工具。全体人员进行了消防安全演习及技能培训,实行24小时工作制,营造安全有序的祭扫环境。
昆明西郊殡仪馆组织职工,对周边的枯草进行全面清理,防患于未然。
倡导文明祭扫传承传统文化
为进一步移风易俗,市殡仪馆在冬至期间利用网络方式倡导文明祭祀,分别在昆明信息港官方网站、昆明市殡仪馆微信服务号推送“冬至祭扫专题”,开设了网络祭祀通道,可在网页上寄托对逝者的哀思。
金宝山、观音山、宝象山、青龙园、祥和陵园、文笔山、市殡仪馆、玉案山等多家墓园均购置了大量的鲜花,在祭扫人流集中的区域,设立了“鲜花换鞭炮,鲜花换钱纸”“医疗”“免费茶水”服务宣传点,在保证祭扫安全的前提下,倡导人民群众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破除祭扫陈规陋习,与时俱进追思先贤。
2018年12月18日,晋福古园将举行“冬至民俗文化节暨祭天祈福大典”,前去祭扫的市民均可参加祭天典礼,同时典礼还会进行花灯戏等精彩演出,在祭扫之余还能感受冬至节日气氛。
今年,金宝山专门设置了永久性的爱心桶供应点,提供小水桶、清洁用水和小毛巾,方便市民擦拭清洁墓碑,鼓励市民用文明、绿色的方式表达对故人的思念。
广泛宣传生态节地安葬政策
田军会长提出,冬至时期也是宣传生态节地安葬政策的重要时机,各个相关单位都应全面推行树葬、壁葬、花坛葬等生态节地的安葬方式,有效提高生态节地安葬率。
为了在冬至期间综合推进文化殡葬、安全殡葬、生态殡葬、创新殡葬、和谐殡葬,充分发挥殡葬窗口单位在维护群众权益中的重要作用,昆明市殡葬协会要求各会员单位履行带头执行好绿色殡葬的要求,带头宣传殡葬改革,教育引导亲友和周围群众推行绿色殡葬,及时劝阻违规行为。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