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消费心理分几种:尽孝、厚葬、从俗、炫耀、薄葬

清明节即将来临,又到了市民为逝者选择安息地、进行纪念活动的时候,其中不免要进行殡葬消费。近日,记者了解到,殡葬业内人士对殡葬消费进行研究发现,不论是老年人、中年人还是青年人,不论是男性群体还是女性群体,情感因素都主导了消费理念,这和通常情况下的消费心理形成了鲜明对照。总结一下,大致分为五种心理。

尽孝心理:孝道是殡葬文化的核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论语》为政篇:“生,事之以礼;死,丧之以礼,祭之以礼。”意思是亲人在世时要以礼服侍;去世之后,要以礼送葬,以礼祭祀。《论语》学而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丧之以礼,祭之以礼”是尽孝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影响殡葬消费的主要心理形态。

厚葬心理:历史上,除了三国两晋时期崇尚薄葬之外,大多数历史时期崇尚厚葬。在推崇厚养薄葬的今天,应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丧属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办理好丧事,让逝者走得有尊严、有意义。

从俗心理:殡葬消费的从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以北方农村为例,家中老人去世,儿女要披麻戴孝守灵三天;出殡时,长子要摔瓦盆,还要请民间的乐队吹吹打打送葬。如果谁家没有按此规矩办理丧事,会被同村人指责为不孝。现如今,人们应当遵循公序良俗,但不能缺乏分析、不作思考、不顾是非曲直地对习俗一概服从。

炫耀心理:殡葬消费中的炫耀心理,多见于功成名就、收入丰厚的高收入阶层,也见于其他收入阶层中的少数人。在他们看来,办理丧事,不光是简单地为逝者送葬,更主要的是炫耀自己或逝者生前的权势和富有。

简丧薄葬心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简丧薄葬的理念已经逐步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并付诸了行动。简丧薄葬心理有两种形态:一是思想解放,不论自己富有还是贫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践行简丧薄葬的理念;二是生活困难,无力大操大办。

对于这种现象,殡葬业内人士认为,殡葬消费心理的特殊性在于情感的宣泄,而不是理智的选择。对于丧属而言,理智地选择殡葬消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在于殡葬服务机构是否提供了有效的心理抚慰和服务,在于丧属本人是否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此外,社会工作在殡葬消费领域进行深度介入也有助于丧属理性消费。

原文链接:http://www.ovvvu.com/changshi/hangyeguandian/453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八字精批

评论0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