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系列评论之十:政府倡导殡改 保障平等权益

利用殡葬大操大办炫富显摆,不仅浪费钱物滋长奢靡之风,从道义上讲也在赤裸裸地宣示自己的财富、地位和权势,客观构成对贫困弱势者的施压。

移风易俗、殡葬改革关乎改良社会风气,也关乎公平价值观实现。

在乡村采访,村干部、村民对推行移风易俗、殡葬改革的支持理由,往往聚焦于一点:富裕的人花几十万元做个白喜事没问题,而穷困、家境一般者为撑得住场面,勉强倾其所有或举债办丧,留下许多后遗症。有些朴实老农对村干部说,自己种了一辈子田,也没留下什么积蓄财产给儿女,离世后还让儿女借债为自己办丧,于心何忍啊!他们希望政府以有力的作为,引领改变这种令人心焦的状况。

移风易俗、殡葬改革,对政府在其中的主动作为,有些人认为办丧乃家庭私事,殡改应重在引导,公权力不宜直接介入,似乎有几分道理。然而细思恐非如此。殡葬作为一个家庭社会交往活动的汇聚点,与许多公共管理部门、单位集体产生交集,与诸多公共资源相关,带有一定公共性:丧户与民政、人力资源部门单位,乡镇街道、逝者生前单位等等打道,出殡经过公共道路,酒席放在酒店置办,讣告张贴于公共场所……其社会性信号颇强。

移风易俗殡葬改革既有社会属性,就天然含有平等观念。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世界主流价值观的关键词,在社会阶层固化、基尼系数升高的当下,尤有大力提倡的必要。这项改革推行不力的地方,殡葬就会成为炫富显威、践踏平等的所在。

好多次在媒体上读到这样的暖心报道:一个孩子得了白血病,经过化疗后,头发掉光了。一天,班主任来邀请其一起参加班上的活动,有同学发现其头发情况后,回去动员全班同学一起剃光头发。等他(她)出现在集合地点时,发现全班同学都和自己一样了。这样的报道表明,平等的观念其实早就配置在人的内心中,孩子都知道用剃光头表明对平等的认同:疾病并非你的过错,我们都是一样的,我们一起迎接疾病的考验!

疾病不能破坏人的平等追求,财富亦应如此。在成人世界里,利用殡葬上大操大办,炫富显摆,不仅浪费钱物滋长奢靡之风,从道义上讲也在赤裸裸地宣示自己的财富、地位和权势,客观构成对贫困弱势者的施压,构成对平等法则的挑战。对此,贫弱者固然有说不、大胆谴责的勇气,更有赖于政府维护社会平衡之手的作为。当这种风气足以危害社会公序良俗、破坏普世价值观时,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为己任的政府怎可坐视不管。

平等的实现,要通过良好的社会机制和价值引导,既保障公民个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发展机会,也保障毎个人应享有的尊严。政府天然具有抑强扶弱、平均民权的职责,在殡葬改革这事项上,政府当以自己的有为之手,抑制强者的奢华,也让弱者得到应有的尊严,促成相对平等的实现。让殡改起到与税收调节财富相似的作用,为政府职责的应有之义。

原文链接:http://www.ovvvu.com/changshi/hangyeguandian/456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八字精批

评论0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