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冬至时。近日,记者在长兴县林城镇泥土斗村走访时发现,长满灌木的一山丘上,前半山建着许多漂亮民居,而相连的后半山则成了一个坟场,各种墓葬星罗棋布,有几处墓葬外围还筑起了围墙,面积不小。这与前半山美丽乡村格格不入。附近村民抱怨,坟场敲锣打鼓、放炮、烧纸等不文明行为不仅影响村民生活,还易引发火灾,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长兴自殡葬改革以来,遗体已全部实施火化,但在一些地方,因多种原因,遗体火化后仍存在滥葬的现象,背离了节约土地和保护生态环境初衷。在当前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移风易俗,建设美丽乡村之际,殡葬文明还需要再跨一步。
殡葬改革,目的之一就是要节约土地,保护生态环境。在遗体火化已经被群众普遍接受的情况下,实行生态安葬、集中公墓安葬等已是顺水推舟,但需要我们再加一把力,积极做好各项工作,坚决防止私埋滥葬等现象。目前,在城区、景区、示范园区、新农村周边自留地范围内,墓葬还不同程度夹杂其间,适当时候,可开展一次集中整治,以“零存在”作为未来工作目标。
生态安葬、公墓安葬,防止殡葬攀比,也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全社会应提倡节俭办丧、文明祭扫新风。党员、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更要带头践行,移风易俗,以殡葬改革文明之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