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随着殡葬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骨灰海撒彻底解决了骨灰入土占地和节约殡葬支出的问题,是目前最环保处理骨灰安葬的方法之一,也是今后行业改革和推进节地生态葬式葬法的主要发展方式。目前,各省、市、自治区的骨灰海撒工作正在逐渐为民众所接受。
自1991年以来,上海市共有4.4万位逝者选择海葬,让骨灰入海,生命重新回归自然。据了解,2018年,上海市重新调整了惠民殡葬政策补贴额度,每具骨灰补贴标准调高至4600元,鼓励更多的市民家庭接受、选择环保、节地的葬式葬法。
清明节前,主题为"情归大海·思念永存"的2019年上海市海葬公祭典礼在滨海古园举行。此次活动由上海市民政局主办、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协办,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上海滨海古园承办,单位代表、家属代表及当地群众数百人参加活动。
领导致辞
活动正式开始前,上海滨海古园副总经理徐可业为活动致辞。他提到,海葬正在逐渐为市民所接受和认可,这是绿色殡葬理念和文明祭祀行为逐渐深入人心,也是上海市殡葬改革稳步前进的坚实印证,更是给予上海滨海古园多年持续参与海葬事业的最好回报。
家属代表发言
在海葬家属代表的发言环节中,这位家属回忆起了逝去亲人选择海葬的经过,讲述了从不理解到接受的过程,同时提到了选择海葬给后辈人生观、生死观带来的深刻影响,发言情深意切,感人至深。
向海葬志愿者团队赠送锦旗
典礼上,市殡葬服务中心余忠明副主任向上海市社会福利中心、上海市儿童福利院、上海市第二精神卫生中心等单位赠予锦旗,以示他们对殡葬工作的支持和感谢,同时,也向全市各界呼吁,共同推进绿色殡葬,支持海葬事业发展。
敬水告祭、敬献花篮
作为活动的主办方代表,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匡鹏以及相关领导以东海之水告祭先人,并向海葬者献上花篮。
读祭文、缅怀逝者
随后,在主祭人庄严诵读祭文的过程中,全体活动参与者共同缅怀撒海先人,表达对逝者的哀思。
据统计,此次活动除了直接参与海葬事务的各家单位及相关市民以外,上海市民政局所属多家事业单位的志愿者队伍也同样积极参与到宣传和推动海葬公益事业中。
结语:
上海滨海古园已连续举办了十二次海葬公祭典礼,得到了当地民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海葬者魂归大海,不占用一寸土地,是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土地资源,以实际行动倡导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伟大壮举。
公祭典礼不但向逝者表达了追思,也是对生命文化的集中传播。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殡葬服务单位都在清明节前举办了相应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