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民政厅联合召开清明节安全文明祭扫新闻发布会。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龚建辉,省民政厅办公室主任李晖、社会事务处处长赵大伟、社会事务处副处长罗铁军出席发布会。省政府新闻办对外新闻处处长陈惠龙主持会议。
会上,龚建辉副厅长介绍了江西省2019年清明节安全文明祭扫服务保障工作安排和江西绿色殡葬改革情况及下一步工作举措。他指出,清明节是祭奠逝者,缅怀先人的重要传统节日,涉及千家万户,牵动社会各界,关乎社会稳定。江西省连续多年来主动应对群众大规模、高密度祭扫工作带来的挑战,实现了"平安清明"的工作目标。今年,江西省将继续以"防风险,保安全"、"倡导文明新风"为目标,全力做好清明节期间的服务保障工作。
龚建辉副厅长提出,根据今年工作特点,省民政厅明确了祭扫保障工作的主题为"安全、文明、祥和",并围绕主题开展了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强化工作部署,保障安全祭扫。组织县级以上相关部门学习民政部全国清明节安全祭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及时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清明祭扫工作的通知》,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提出了要加强清明祭扫期间的火源管控,维护社会秩序。进一步明确了各服务单位要执行重大事项上报制度及行政和业务双值班制度,执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工作要求。目前全省共设置了全国祭扫观测点6个、省级观测点11个,实时监控祭扫情况。同时,成立督查组对殡葬服务单位进行抽查,强化各单位的组织领导,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管理责任;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倡导文明祭祀。经省政府授权,省民政厅向社会发布清明节安全文明祭扫的通告,省宣传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清明节安全文明祭扫倡议书,多平台、多形式的倡导群众错峰祭扫,提倡鲜花、网络祭扫等文明祭扫方式。要求各殡葬服务单位发挥宣传阵地作用,举办公众开放日、服务体验日等群众性活动;三是完善便民措施,提升服务水平。各地加强文明祭扫服务保障,增设服务网点,延长服务时间,优化服务流程,强化人文关怀,提供网上预约等便民服务,多角度、多层次的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同时,引入社会力量,组织开展集体公祭等绿色殡葬活动。
在介绍江西省绿色殡葬改革工作情况时,龚建辉副厅长指出,在过去的一年里,江西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疏堵结合,围绕建设"惠民、绿色、文明"殡葬的目标,不断健全殡葬服务体系,保障群众逝有所安的基本需求。通过不懈努力,江西省殡葬改革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一是加快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区均加强了对殡葬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完成了对部分殡仪馆、火化设备、城乡公益性骨灰堂公墓的建设改造,截止2018年底,江西省已建成殡仪馆86个(完成新改扩建25个),申请改造火化炉150台,新建城市公益性骨灰堂公墓37个(在建59个),建成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1.3万个(在建3036个);二是完善惠民殡葬政策。实行"五项"基本殡葬服务免费制度,保障全面覆盖城乡群众,连续两年将绿色殡葬奖补激励纳入省民生工程,鼓励群众采取节地生态安葬;三是依法处理殡葬乱象。联合省级多部门执法,对大墓、豪华墓,散埋乱葬等行为进行排查整治,依法推进遗体火化,处理违法行为,加强市场管理;四是倡导文明殡葬新风。推动婚丧新风改革,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宣传殡葬法规政策,倡导节俭办丧,绿色文明祭扫,努力营造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的殡葬改革氛围。
龚建辉副厅长强调,下一步,江西省将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对殡葬基础设施的建设。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本着"少推山、少砍树,少硬化"的原则,保质保量的推进殡葬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二是进一步提升殡葬服务管理水平。稳步推进殡葬服务单位的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对殡葬服务单位的管理,全面落实惠民殡葬政策,加强队伍建设和行风建设;三是进一步维护丧葬礼俗。鼓励群众采取不占地或少占地的安葬方式和绿色文明祭扫方式;四是依法整治殡葬领域乱象。巩固行业整治工作成效,规范殡葬服务单位的管理常态化,稳步提升遗体火化率;五是加大殡葬改革宣传力度。持续宣传殡葬改革的目的和意义,让群众了解改革、拥护改革、参与改革。
发布会上,赵大伟、李晖、罗铁军分别回答了到场记者的提问。详细内容请在文章结尾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新闻发布会直播回放。
清明节安全文明祭扫倡议书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