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铺张祭祀不如老人生前尽孝

细雨霏霏,转眼又是一年清明,街上的纸扎铺早已摆满了各种“洋房”、“豪车”和“苹果手机”,甚至还有“佣人”,哀伤的气氛正应和了那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祭祀是我国的古老习俗,为的是悼念亲人,抒发思念之情的同时也让活着的人心中有个安慰。一沓黄钱,一碗水饭,寄托哀思,抚慰生离死别之痛,但很多时候我不禁在想,那些随着烈火化为灰烬的祭品,“那边”的人们是否收到了呢?

这样的想法在不日前外公去世后尤为强烈,奔丧、戴孝、服丧,一路走来心中仿佛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哭喊着说“我好后悔,工作太忙不敢请假,外公病后没能见过几面。”一个强装镇定“外公只是去了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没有伤痛。”

真的会有另一个世界吗?就算真的有,可这个世界错过的东西又怎么补偿?

有句话说“厚养薄葬”,我很赞同,母亲也为我做了很好的榜样。外公有儿有女,母亲家中兄妹四人,她将自己的父亲接到身边细心侍奉了25年直到寿终正寝,然而丧事只料理了3天,没有诵经的和尚,没有跳舞的乐队,一切从简。擦干眼泪她告诉我,能和父亲相处55年,我没有遗憾了,不必做那些活人做给死人看的东西,他看不到。

他们都看不到。无论是“豪宅公墓”还是“跑车”、“佣人”,死去的人们都看不到了。那些堪比古代帝王祭天一样的祭祀,兴许是孝子的沉痛哀悼,兴许是活人的“面子工程”,但都没有意义了。

想一想,那个发微博和母亲唠嗑唠了6年的姑娘该是多羡慕那个母亲90多岁高龄仍然健在的逆子啊?别等失去后才知道珍惜。

清明将至,抛掉那些为显面子的昂贵祭品,让清明回归一沓黄钱一碗水饭的简单仪式,踏青插一株杨柳,思念完先人后回家多陪陪尚在的老人吧。

原文链接:http://www.ovvvu.com/changshi/hangyeguandian/452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八字精批

评论0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