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县委巡察组进驻该县民政局巡察时发现一条线索:云天鹤殡葬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每火化一具遗体且丧户在殡仪馆治丧的,该县民政局殡葬管理局原副局长崔永强便从治丧补助费中收取100元“提成费”;每销售一座公墓,崔永强根据销售价格按1%、2%、3%的比例收取公墓“提成费”。(6月12日 新华网)
“提成费”这样的字眼经常出现在私人企业或者小商铺的销售岗位,是企业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想出的激励措施。然而,我们却很难想象,这样的字眼居然出现在官员反面案例通报中,并且是出现在基层民政局殡葬管理局副局长身上,而这些“提成费”的来源居然是当地“死人钱”。让公众有恍然大悟之感,难怪老百姓会感叹“死不起”。
国家推进殡葬改革,一方面是还土地于农业生产,另一方面是引导乡风文明,提倡文明的殡葬风俗。由此,给各地的殡葬事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各个区县都有公墓和殡仪馆,而这些机构大都属于公私合营,既有私人投资,也有政府管理。而从事管理工作的正是各地民政局。
但是,近年来,各地公墓价格节节攀升,大城市几十万的公墓并非“天方夜谭”,小地方要买个公墓,也得花费好几万。难怪老百姓会发出“死不起”的感叹。而这些苦恼并非只有城里人才有,对农村人而言,也得与各地殡葬管理局打交道,家人不幸离世,并不能像以往那样敲锣打鼓埋葬,而是必须去火葬场将尸体火化后才能埋葬。而几百上千元的费用对农民来讲,也是少不了的花销。
要说管理殡葬工作,并不是个好“差事”,天天与死人打交道,看到的都是人世间的悲伤与离合。国家给其工作人员也提供了较为优厚的待遇,很多专业性人才从事殡葬工作,拥有高工资已是社会共识。而作为殡葬管理局的副局长,是国家公务人员,作为领导干部,却异化了工作岗位和职责,“靠山吃山”,抽取“提成费”,大捞“死人钱”,这样做的结果便是把成本转嫁到了普通老百姓身上,让公众不得不面对节节攀升的死亡费用。
欣喜地看到,这种捞“死人钱”“闷声发大财”的违纪违法行为最终暴露无疑。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落地生根,巡视与巡察制度的利剑出鞘,这种“靠山吃山”的利益链终将被斩断,但愿“死不起”的感叹会成为“过去时”。
评论0